(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开发区的人基本都来了”“挖海肠了啊,遍地都是”“有人一晚上都没走,一直在捞海肠”“这个年,可以实现海肠自由了”……
1月15日晚,烟台市黄渤海新区八角湾的后沙广场出现壮观一幕:大量鲜活的海肠布满沙滩,闻讯挑灯前来挖海肠的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用网,有的用盆,有的直接上手抓。有市民说,这些海肠都是“大风刮来的”,是大海给烟台人民送年货了。还有市民说,目前海肠的市场价是100元3市斤,有的人在现场捞完海肠就在现场售卖,一市斤卖20元到25元。
海肠,自古就是渤海名贵海珍品,被称为“海中的冬虫夏草”,造就了韭菜炒海肠、海肠捞饭、海肠水饺等鲁菜名品。老一代烟台人相传,没有味精的年代,鲁菜能在八大菜系拔得头筹,或多或少要归功于海肠粉。
为何这些海洋生灵扎堆在这片海域安家?又为何会涌现浅滩?
“这种现象已经不止一次了。”2022年10月5日,正赶上“十一”黄金周假期,在八角湾同一片海域呈现千人赶海奇观,在海下隐居的海肠,被大风大浪搅动带起,冲上浅滩。而早在2021年11月,也曾发生过大量海肠、海蛏子上岸的情况。
据介绍,这片海域之所以像“海上粮仓”般丰饶,要得益于当地政府逐年加码的控源、清海、净滩、覆绿“保卫战”,经历海洋生态之变,美丽的八角湾又回来了。一年四季,常有赶海人沿着海岸线拾蛤蜊、挖海蛎,常有居民和游客在新建的休闲广场上健身、观光。
记者今天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关于为什么每年都会有大量海肠上岸,正在进行调研,不日将向公众揭秘。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英 丛春龙 唐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