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胡歌官宣有孩子后,娱乐圈关于孩子的话题,就触碰着大众敏感的神经。
【资料图】
没想到,有人会利用这个话题来“博眼球”。
2月8日,言承旭发了一条微博:“我的小孩来了”。
难道言承旭也要和胡歌一样官宣结婚生子了? 于是,相关词条立马上了热搜。
无数粉丝在言承旭的微博下追问真相。
等事情发酵四个小时后,言承旭再次更新动态,相同的文案带上了MV。
同时,他还在评论区道歉。
原来,言承旭是在为自己的新剧《夏花》宣传。
不得不说,言承旭是懂营销的,一个误会,一个澄清,两次热搜就有了。
不过,这种宣传方式,实在令人反感。
2021年,言承旭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好不容易有点热度,现在又犯这种错误,让他本就不稳固的事业更加摇摇欲坠。
娱乐圈为了流量,常常在挑战大众的底线。
2022年11月,由罗晋主演的电视剧《天下长河》热播。
这部剧集齐了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等实力派演员,而知名度最高的是罗晋。
于是,剧方为了宣传,全部围绕罗晋的戏份制造热搜。
其中有一个热搜词条是“罗晋新剧老婆被群嘲”,没有看过这部剧的人,很容易联想到罗晋的老婆唐嫣。
作为圈内兼具人气和口碑的明星夫妻,剧方利用这点去营销,自然能收获最大的流量。
很多演员面对剧方的营销,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这一次,罗晋却愤怒不已。
他发文表示“娱乐要有度,触碰到我的底线,伤害到我的家人,对不起,不跟你们玩了!”
紧接着,罗晋删除了与《天下长河》有关的宣传微博。
无论是言承旭的“孩子”,还是罗晋的愤怒,都在指向娱乐圈畸形的营销方式。
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流量意味着金钱名利和更高的身份地位。
但是营销一旦过了火,就成了流量毒瘤。
以下三大流量毒瘤,苦天下久矣。
01“诈骗热搜”何时休?
热搜是娱乐圈收割流量最好的渠道,只要观众打开APP,就能一眼看到相关信息。
不过,在信息量爆炸的互联网,想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营销方也是想破了头。
其中一种百试百灵的营销方式就是,在各种词条前面冠以艺人的名字。
尤其是在影视剧的宣传上,这一招已经屡见不鲜了。
愈姑娘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点开热搜一看,迅速就被#曾舜晞陈都灵牵手同框路透#这个词条吸引了,难道娱乐圈又要爆新恋情了吗?
点开词条一看,原来是这两人拍摄民国剧《孤舟》的片场照片。
类似的例子,几乎在每一部影视剧播出的时候都会上演。
《满江红》热映的时候,有个词条是#易烊千玺把沈腾后背刮出痧的反应#。
你以为是易烊千玺给沈腾刮痧,实际上这是影片中一个桥段:孙均给张大刮背。
还有一个词条是#易烊千玺回应踹沈腾#,你以为是易烊千玺和沈腾打架了,然而是影片中孙均踹张大。
易烊千玺和沈腾作为影片中的核心角色,人气又很高,自然所有的词条都围绕着他们两个。
电视剧《幸福到万家》热播的时候,#你跟大勋咋样了#的词条冲上热搜。
当时,杨幂和魏大勋的绯闻正闹得满天飞,这个词条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实际上,这个词条是来自于剧中何幸福问何幸运和男友大勋的感情状况。
不仅如此,“大勋渣男”的词条还登顶过热搜第一。
魏大勋还站出来回应,表示吓死了。
剧方的这波操作,引发魏大勋和杨幂粉丝不满,最后编剧站出来道歉,并且晒出编剧合同,表示“大勋”这个名字早在2016年写剧本的时候就确定了,没有任何内涵的意思。
《点燃我,温暖你》热播期间,更是出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词条。
比如女主走错房间躺到了男主床上,词条居然是#阿瑟请做#。
比如女主遇到了前男友,词条是#张婧仪新剧开播就遇前男友#。
比如男主在剧中的各种举动,词条可以衍生出#李峋三娃爹# #李峋腰不好#。
擦边球的宣传套路,也是热搜词条的惯用套路。
电影《喜宝》上映后,为了拉票房,竟然有了#郭采洁大胸宝#的词条。
营销号下面,都是夸赞郭采洁足够“丰满”,原型很贴合人物。
还有蹭社会热点的。
许魏洲在《流光之城》中饰演一个为爱不顾一切的角色,结果剧方买的词条是#许魏洲承认被PUA#。
更恶劣的是,有些剧为了出圈,直接蹭经典IP。
比如《卿卿日常》播出的时候,就有了许多和《甄嬛传》相关的词条,#元英的原型是纯元吧##田曦薇新剧原型是齐妃##白敬亭尹峥原型是雍正#。
实际上,《卿卿日常》的故事情节和《甄嬛传》毫无关联。
这种词条让观众带着《甄嬛传》的期待去看剧,最后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只会让人心生厌恶。
邓超在宣传电影《中国兵乓》时,带着一双儿女到活动现场,因为儿子等等的颜值,还关联上了吴磊。
还有很多剧,直接套用网络热门词汇博眼球。
比如《爱的二八定律》中,杨幂饰演的秦施口才能力出众,词条就是#杨幂演的秦施是怼人天花板吧#。
这些热搜词条要么夸大剧情,要么借用演员的流量制造话题。
无论词条有多虚假,吸引大众点进去成了最终目的。
至于被骗进去的观众是何感受,营销方根本不在意。
这种轰炸热搜收割流量的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观众看多了也都明白这些营销套路了,自然也有了该有的分辨力。
在娱乐圈,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任何套路到最后都会遭到反嗜。
02捆绑营销,虚假人设,骗了多少观众
在娱乐圈,明星们想要提升自己的热度,仅仅靠拍戏和综艺还不够,必须得增加自身的话题度。
提高话题度,最佳的营销法宝是和某位明星捆绑,或者立人设。
先来说捆绑营销,简而言之就是炒CP,这里的CP包括爱情和友情。
通过某部影视剧来捆绑营销是最常见的套路。
2011年,《宫锁心玉》开辟了穿越剧的流量先河,主演冯绍峰和杨幂红遍大江南北。
八阿哥和晴川在剧中的爱情故事,感染了无数人,很多观众迟迟不愿出戏。
冯绍峰和杨幂正好抓住了观众这种心理,开始炒CP。
那时候的炒CP,比现在明目张胆多了。
《宫锁心玉》剧组做客《快乐大本营》的时候,冯绍峰明里暗里表白杨幂,还戏谑着说“我们已经见过家长了”。
在采访中,冯绍峰还直言:“在戏中的所有反应都是真实的”。
杨幂和冯绍峰的微博互动,更是浓浓的暧昧之意。
于是,那一两年,杨幂和冯绍峰的绯闻满天飞,他们非但不澄清,还故弄玄虚,让粉丝猜不透。
实际上,当时的杨幂和刘恺威在拍摄《如意》的时候就因戏生情了。
但是杨幂和冯绍峰的捆绑营销,让两个人都吃尽了《宫》的红利。
这些年,由影视剧诞生的CP不在少数。
《最好的我们》播出后,耿耿和余淮错过的爱情,让无数人惋惜。
于是很多粉丝开始磕谭松韵和刘昊然的CP,这两人在私下也有过互动。
在《琅琊榜》中,梅长苏和飞流的感情,延伸到了胡歌和吴磊身上。
胡歌和吴磊公开出席活动。
尽管这部剧已经过去多年,还有人说吴磊和胡歌越来越像了。
这两人出现在杂志封面上,更是让CP粉们大呼回忆杀。
《七月与安生》出圈后,马思纯和周冬雨成了神仙友谊的代表。
《司藤》播出后,景甜和张彬彬经常公开活动,在镜头面前,总是糖份很高,还有人给他们取了一个“超甜冰淇淋”的CP名。
《星汉灿烂》播出后,吴磊和赵露思也成了热门CP,各种照片加持,宛如一对情侣。
《苍兰决》过后,王鹤棣和虞书欣同样成了CP。
不止是影视剧,综艺也能衍生出不少CP,比如《快乐大本营》中的谢娜和何炅,《奔跑吧兄弟》中的杨颖和郑恺,《我们相爱吧》中的吴昕和潘玮柏等。
这些似是而非的CP,短时间内可以让两个明星都得到最大的流量,至于真与假,不过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罢了。
比起捆绑营销,立人设的营销方式也在娱乐圈备受欢迎。
不过,这种营销方式比炒CP的风险更大,一不小心就塌房了。
靠演精英人士出圈的靳东,卖过知识分子的人设,不是在机场看书,就是在微博上发表诗词歌赋。
结果错别字、错的句子和一些常识性错误,立马让大众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陈赫曾经喊着那句“我就是好男人,好男人就是我”,和女朋友谈了13年,从校服到婚纱,的确羡煞旁人。
他不止一次公开表白许靖,还借由这段恋情宣传自己的书。
结果他和张子萱的恋情曝光后,人设荡然无存。
马思纯曾经卖过文艺女青年的人设,经常为微博分享张爱玲的句子和读后感。
那些浅薄的观点,和伪张爱玲语录,终究还是被识破了。
华晨宇从出道以来,粉丝就亲切地称呼他为“火星弟弟”,所谓的弟弟就是干净纯粹。
他还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很保守,很害羞。
谁能想到,他居然偷偷搞出了一个孩子。
吴尊卖过多年的单身人设,还和Ella炒CP。
实际上,他出道不久就结婚了。
捆绑营销和立人设,都是为了增加明星身上的记忆点,让观众提起名字时,立马能关联到相关人物。
同时,这么做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红,越多流量,商业价值越大,在圈内的地位就越高。
在每一个明星背后,都有一整个营销团队,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东西,无论好与坏,都是经纪公司选择让我们看到的。
制造争议,博取关注,是娱乐圈营销永远不变的流量密码。
03博眼球,数据造假,吃相难看
以上提到的流量密码,终究是需要通过时间的淬炼的。
明星若想要快速获得关注度,博眼球和数据造假,是立竿见影的。
先来说说博眼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穿着上下功夫。
2007年,在香港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霍思燕拉低了衣领,大露酥胸,尽管没有得奖,也出尽风头。
2015年,在戛纳电影节上,张馨予直接穿上了一袭低领大花袄站上了红毯。
这个抢眼的造型,让不温不火的她,直接成为红毯的焦点。
曾经凭借“小虎队”红遍大江南北的陈志朋,更是奇装异服的代表人物。
各种颜色的头发,妖娆的妆容,配上奇葩的服装搭配,可谓是辣眼十足。
孙悦在转型期模仿过Lady GaGa,用各种大尺度的造型获取流量。
除了奇装异服,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也能让明星们备受关注。
2010年,在电影《精武门》的发布会上,霍思燕代表片方给黄渤送项链。
没想到,走到台上,霍思燕直接给了黄渤一个吻,引爆了娱乐头条。
在第14届金鸡奖电影节的红毯秀上,当年风头正盛的何洁,连续两次在红毯上摔倒,被大众质疑假摔。
2015年,柳岩和大鹏宣传电影《煎饼侠》,在舞台上假装摔倒,还顺势抱着大鹏的大腿。
一个叫希夫的女艺人在走红毯时,没有走到固定位置上,工作人员与她沟通,她却装作听不见,直接被警卫驱逐。
这两年,赵樱子更是博眼球出圈的典范。
先是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挤眼泪、抱宁静的大腿、蹭阿娇和阿sa的热度。
后又在《无限超越班》中,用一场尴尬的自我介绍把自己推上热搜。
此外,娱乐圈蹭热度的行为也不少。
2022年,“王宝钏挖野菜”的梗突然爆火,扮演过男主薛平贵的陈浩民,站出来蹭热度,还做了不少表情包。
凭借《狂飙》出圈的张颂文,成为中生代一线男演员,叶璇翻出以前和张颂文的合作,为自己加持了一波流量。
张天爱怒捶渣男的时候,江铠同跑出来发声,并且试图为自己洗白。
高以翔出事的时候,张雨绮、宋佳等人站出来称艺人是高危职业。
从奇装异服到怪诞举止到蹭热度,在当下愈发理智的舆论环境中,都让人心生反感。
在过去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采用博眼球的方式或许能走上黑红的路线,但是现在,只会败光自己的路人缘。
这几年,吃相最难看的流量密码莫过于数据造假了。
饭圈文化的滋生,让一群“真爱粉”为了让自己的偶像出位,不断刷数据,营造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
2018年,蔡徐坤发了一条MV,短短十天的时间,这条微博的转发量居然高达一亿。
一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三个微博用户就有一个人转发了这条微博。
随着调查的深入,刷数据的黑幕被揭开了。
原来,只要把偶像的微博复制到某个APP里面,就能购买你想要的转发量、评论量和点赞量。
粉丝们为了偶像,不断充值购买小号,有的粉丝甚至不惜为此一个月投入一千元。
圈内的数据攀比之风,还源于2014年和2015年。
当年鹿晗回到国内发展,鹿晗的粉丝们在他的微博下评论了1300万条,直接拿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5年,王俊凯的15岁生日微博转发量达到了42776438次,同样拿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尽管现在对数据造假进行了打击,但是一些不知名的艺人依然拥有着顶流的数据,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为了做数据,粉丝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2021年,《青春有你》掀起了选秀的又一个高潮。
粉丝们为了帮偶像打榜,不惜将赞助商的牛奶倒入河里,以此获得打榜二维码。
从刷数据和打榜衍生到后面,就是粉丝砸重金帮偶像买代言的产品、专辑、照片等。
有的偶像借着饭圈文化,赚得盆满钵满。
无论是传统的博出位的方式还是饭圈的“先进”操作,都是娱乐圈的流量毒瘤。
这一切都在挑战大众的底线,触碰道德的红线。
明星想红很正常,但是用下作的方式上位,令人不齿。
实际上,这些大胆的方式,往往只能在有限的时间给予明星帮助,时间久了,没有实力支撑,终究只能被遗忘。
纵观那些在娱乐圈走得稳当的,最终靠的还是脚踏实地。
愈姑娘说
言承旭用“孩子”来宣传新剧的方式,只是娱乐圈中的冰山一角。
令我不解的是,面对娱乐圈这三大流量毒瘤,更多的粉丝选择认同,甚至追随。
更可怕的是,公众人物没有站出来适当的引导。
当初,罗晋和《天下长河》的剧组叫板,粉丝还坚决反对,认为他用这种方式得罪剧方并不划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迎合、谄媚,为了名利,不顾底线,成了上位的准则。
可以说,当下娱乐圈的乌烟瘴气,是部分粉丝和资本共谋的结果。
娱乐圈想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必须遏制这些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方式。 (完)
【愈姑娘】记录娱乐圈的风云骤变,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