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晓波
多年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社会各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做法。高校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教育基地、研究基地,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助力非遗传承?有哪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201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BMW宝马共同建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简称“创新基地”),走出了非遗创造性转化及市场化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一条新路。创新基地最重要的特点是通过“一对一”“做中学”的模式,让带有传统文化内核的非遗传承人与熟知现代流行审美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导师合作,共同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传承人进高校“一对一”模式不是单向对非遗传承人的帮助,师生们与非遗传承人之间是相互学习、相辅相成的,不是合作导师对传承人的单方面输出。在启发传承人理解现代设计思想和创新方法的同时,非遗传承人也丰富了学院导师的人文思想,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技艺的了解,并提供了更丰富的艺术灵感和素材。
每一项传承下来的技艺和其艺术形式,都融入了传承人美好的生活理想。这样的非遗创作才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时代感,是融入了真实的情感和自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品。艺术的价值也莫过于此。所以,我们除了弘扬、传播、保护非遗以外,还要深入研究。通过跟非遗传承人的深度合作,可以加深对传统造物思想的认知。基于这一认识,亲身体验优秀的传统技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如何让非遗传承人在一个更开放、创新的环境和平台上施展他们的才华,使他们真正走向市场,改变非遗的生存状态,改善传承人的物质条件,将非遗技艺持续传承下去,真正做到非遗在生产中保护,这就需要当代设计思维与传统造物思维的交融,这体现在非遗传承人和高校老师、同学之间的双向学习过程中。
非遗传承人的作品既要有传承,又要有创新,不但要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要具有当今审美的品位。因此,时代需要传承人建立一个开放的思维,对新的知识、现代的商业逻辑保持开放学习的态度,包括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这些要素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仅仅封闭在一个传统的小圈子里,其作品就很难体现时代的需求,或是很难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工具、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创作、打开自己的思路。
我们用这种新的模式,让传承人与导师、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建立起更开放的创作观和方法论。同时,美院师生通过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了解到中国传统的艺术范式,能够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去理解这种创造性思维和技艺在几千年中逐渐改善、凝练的过程。当我们面对一个全新的设计课题时,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次的精髓就会来启发、指导我们,创作出更加具有中国文化、中国风格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这也是创新基地项目的意义所在。
与传承人合作,尝试非遗创新。事实上,在与传承人进行深度的交流合作实践之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比如传承人会按照习惯的方法来创作,他们用一辈子去琢磨的那些东西都做得很熟练,因此,加入一种新的范式、新的纹样、新的艺术效果,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在合作实践的过程中,这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通过双方不断的切磋,多次的反复迭代,在很多方面会有所突破。
笔者在与传承人合作的过程中,尝试探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机械化生产方式相结合。如将本人绘画的鹤进行扫描后,根据实际空间结构将二维的图画转换成三维点阵,再借助高精度的雕刻设备在物体上进行雕刻定位,然后继续运用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完成作品。这样的尝试在原有的手工雕刻基础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作品精确度,逐渐找出了非遗现代化传承的合理方向。这样的成果呈现,使非遗传承人在原来的艺术上获得更丰富的延展、更新颖的面貌、更多元的创作能力。通过这样的范例,认识了非遗传承人、认识了非遗项目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社会需要持续关注并支持非遗传承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高校在与传承人的合作中相互赋能,在艺术上不断提升,尤其希望传承人能够开拓视野、创新意识、创造更好的市场效益,如此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让非遗技艺持续发挥生命力与价值。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关键词: